注册
|
登录
关注
福山外国语数字图书馆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
作者:梁福军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
ISBN:978-7-302-46827-1
中图分类: ( G301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理论 > 科学学 ) )
0次
512次
0次
0次
借阅
收藏
推荐
打分:
请使用客户端软件扫描二维码下载,如果没有下载客户端软件,请扫描下载客户端阅读软件
目录
封面
作者简介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第3版序
第1、2版序一
第1、2版序二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目录页
第1章 科技论文基础知识
1.1 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的概念
1.1.1 科学研究的概念
1.1.2 科技论文的概念
1.2 科技论文的特点
1.3 科技论文的分类
1.3.1 按所属学科和专业类别分类
1.3.2 按写作目的和发挥作用分类
1.3.3 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分类
1.4 科技论文的结构
1.4.1 科技论文结构的概念
1.4.2 科技论文结构的要求
1.4.3 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组成
1.5 科技论文的规范发表
1.5.1 写作与编辑
1.5.2 标准、规范的概念
1.5.3 规范发表的概念
1.5.4 规范发表的实现过程
1.5.5 规范发表的时间要素
1.5.6 规范发表的内容
1.6 科技论文规范发表的作用
第2章 结构组成及规范表达
2.1 题名
2.1.1 内容规范表达
2.1.2 语言规范表达
2.1.3 英文题名规范表达
2.1.4 缩略语正确使用
2.1.5 页眉
2.1.6 系列题名问题
2.1.7 中英文题名内容一致性
2.2 署名
2.2.1 署名格式规范表达
2.2.2 人名规范表达
2.2.3 单位名称规范表达
2.2.4 其他注意事项
2.3 摘要
2.3.1 摘要的特点
2.3.2 摘要的作用
2.3.3 摘要的基本结构及内容
2.3.4 摘要的基本类型
2.3.5 摘要规范表达一般原则
2.3.6 英文摘要规范表达
2.3.7 中英文摘要内容一致性
2.3.8 不规范摘要示例
2.3.9 Ei对英文摘要规范写作的要求
2.4 关键词
2.4.1 关键词分类
2.4.2 关键词标引
2.4.3 关键词标引常见问题
2.5 正文
2.5.1 正文的内容和组成
2.5.2 正文的层次标题
2.5.3 正文的表达方式
2.5.3.1 议论
2.5.3.2 记叙
2.5.3.3 说明
2.5.4 正文的基本要求
2.5.5 正文的常见问题
2.6 引言
2.6.1 引言规范写作原则
2.6.2 引言示例分析
2.7 材料与方法
2.8 结果
2.9 讨论
2.10 结论
2.10.1 结论规范写作原则
2.10.2 结论示例分析
2.11 致谢
2.12 作者简介
2.13 基金项目
2.14 中图分类号
2.15 文献标识码
2.16 论文编号
2.16.1 文章编号
2.16.2 DOI
2.17 论文日期信息
2.18 附录
第3章 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3.1 物理量
3.1.1 量的概念
3.1.2 量制
3.1.3 量的单位和数值
3.1.4 量的方程式
3.1.5 量的量纲
3.1.6 量纲一的量
3.1.7 量名称和符号
3.1.8 量名称中所用术语的规则
3.2 计量单位
3.2.1 单位的概念
3.2.2 单位制
3.2.3 国际单位制
3.2.4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3.2.5 单位一
3.2.6 单位名称和符号
3.3 量和单位的规范使用
3.3.1 量及其符号
3.3.2 单位名称及其中文符号
3.3.3 单位国际符号
3.3.4 词头
3.3.5 法定单位
3.3.6 量纲匹配
3.3.7 行文统一
3.4 量和单位使用常见问题
3.5 常用领域量和单位使用注意事项
3.5.1 空间和时间
3.5.2 力学
3.5.3 热学
3.5.4 电学和磁学
3.5.5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
3.6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
第4章 插图的规范使用
4.1 插图的作用与特点
4.1.1 插图的作用
4.1.2 插图的特点
4.2 插图的分类
4.2.1 线形图
4.2.2 条形图
4.2.3 点图
4.2.4 构成比图
4.2.5 示意图
4.2.6 记录谱图
4.2.7 等值线图
4.2.8 计算机输出图
4.2.9 照片图
4.2.10 地图
4.3 插图的构成与规范表达
4.3.1 图序和图题
4.3.2 图例
4.3.3 图注
4.3.4 标目
4.3.5 标值线和标值
4.3.6 坐标轴
4.4 插图规范使用的一般原则
4.5 插图的规范设计制作
4.5.1 规范设计一般要求
4.5.2 图中线型选取
4.5.3 图形符号使用
4.5.4 图形布局设计
4.5.5 插图幅面确定
4.6 线形图的规范设计制作
4.6.1 曲线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4.6.2 线形图规范设计制作技巧
4.6.3 线形图设计制作要点
4.7 计算机制图的正确处理
第5章 表格的规范使用
5.1 表格的基本名称
5.2 表格的类型
5.2.1 按结构分类
5.2.2 按内容分类
5.2.3 按用途分类
5.2.4 按版式分类
5.2.5 按位置分类
5.3 表格的构成与规范表达
5.3.1 表序和表题
5.3.2 表头
5.3.3 表体
5.3.4 表注
5.4 表格规范使用的一般原则
5.5 表格的规范处理
5.5.1 表格幅面确定
5.5.2 表格拆分、合并、增设和删除
5.5.3 表格排式转换
5.5.4 表格项目头设置
5.5.5 复式表头使用
5.5.6 栏目取名
5.5.7 表格数值表达
5.5.8 表文排式及标点符号使用
5.5.9 表中插图及式子处理
5.5.10 表格与文字配合
5.5.11 卡线表转换为三线表
5.5.12 三线表项目栏配置
第6章 式子的规范使用
6.1 式子的简单分类
6.2 数学式
6.2.1 数学式的特点
6.2.2 数学式的规范表达要求
6.2.2.1 数学式对正文文字的排式
6.2.2.2 数学式符号的注释
6.2.2.3 数学式的编号
6.2.2.4 数学式前的用语
6.2.2.5 数学式自身的排式
6.2.2.6 数学式排式的转换
6.2.2.7 矩阵、行列式的排式
6.2.2.8 数学式的转行
6.2.2.9 数学式乘、除号的表达
6.2.2.10 数学式中的标点
6.2.2.11 数学式中的字体
6.2.2.12 数学式的完整性
6.2.3 数学式表达的严谨性
6.3 化学式
6.3.1 分子式
6.3.2 结构式
6.3.2.1 结构式常用符号
6.3.2.2 结构式表示方式
6.3.2.3 元素和原子团的排法
6.3.2.4 位序的排法
6.3.2.5 改排或转行
6.3.3 实验式
6.3.4 化学方程式
第7章 参考文献的规范引用
7.1 参考文献的概念与作用
7.2 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标识
7.2.1 参考文献类型
7.2.2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7.3 参考文献标注法
7.3.1 顺序编码制
7.3.2 著者-出版年制
7.4 参考文献表
7.4.1 顺序编码制
7.4.2 著者-出版年制
7.5 参考文献引用示例
7.6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和格式
7.6.1 专著
7.6.2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7.6.3 连续出版物
7.6.4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7.6.5 专利文献
7.6.6 电子资源
7.7 参考文献引用规则
7.7.1 引用基本原则
7.7.2 著录信息源
7.7.3 著录用文字
7.7.4 著录用符号
7.8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7.8.1 主要责任者或其他责任者
7.8.2 题名
7.8.3 版本
7.8.4 出版项
7.8.4.1 出版地
7.8.4.2 出版者
7.8.4.3 出版日期
7.8.4.4 公告日期、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7.8.5 页码
7.8.6 获取和访问路径
7.8.7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7.8.8 析出文献
7.9 新版国标待改进之处
第8章 语言的规范使用
8.1 科技论文语言的特点
8.2 语法、逻辑和修辞
8.2.1 语法
8.2.2 逻辑
8.2.3 修辞
8.2.4 语法、逻辑、修辞间的关系
8.3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
8.3.1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8.3.2 语素
8.3.3 词
8.3.3.1 词和词类
8.3.3.2 实词
8.3.3.3 虚词
8.3.3.4 词的兼类
8.3.3.5 体词和谓词
8.3.4 词组
8.3.5 句子概说
8.3.6 单句成分
8.3.6.1 主语和谓语
8.3.6.2 宾语和补语
8.3.6.3 定语和状语
8.3.6.4 特殊成分
8.3.7 常见单句句式
8.3.7.1 主谓谓语句
8.3.7.2 被字句
8.3.7.3 把字句
8.3.7.4 对字句
8.3.7.5 是字句
8.3.7.6 提示句
8.3.7.7 连谓句
8.3.7.8 双宾句
8.3.7.9 兼语句
8.3.7.10 存现句
8.3.8 复句
8.3.8.1 复句概述
8.3.8.2 复句的类型
8.3.8.3 多重复句
8.3.8.4 紧缩复句
8.3.9 句群
8.3.9.1 句群概述
8.3.9.2 句群的类型
8.3.9.3 句群与复句、段落的联系和区别
8.4 科技论文句式选择
8.4.1 整句和散句
8.4.2 长句和短句
8.4.3 主句和从句
8.4.4 主动句和被动句
8.4.5 肯定句和否定句
8.4.6 对字句和一般谓语句
8.4.7 是字句和是……的句
8.4.8 提示句和非提示句
8.4.9 常式句和变式句
8.4.10 完全句和省略句
8.5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
8.5.1 标点符号的分类及功能
8.5.2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8.5.2.1 句号
8.5.2.2 问号
8.5.2.3 叹号
8.5.2.4 逗号
8.5.2.5 顿号
8.5.2.6 分号
8.5.2.7 冒号
8.5.2.8 引号
8.5.2.9 括号
8.5.2.10 破折号
8.5.2.11 省略号
8.5.2.12 着重号
8.5.2.13 连接号
8.5.2.14 间隔号
8.5.2.15 书名号
8.5.2.16 专名号
8.5.2.17 分隔号
8.5.3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8.5.4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8.5.4.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8.5.4.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
8.5.4.3 序次语之后标点符号的用法
8.5.4.4 文章标题的标点符号用法
8.5.5 标点符号新旧标准差异说明
8.5.6 标点符号的活用
8.6 使用规范汉字
8.6.1 概论
8.6.2 常见错别字类型及其辨析方法
8.6.3 常见易错字(词)
8.7 科技论文句子组织
第9章 英文的规范表达
9.1 英文表达一般原则
9.1.1 先旧后新
9.1.2 主动语态优先
9.1.3 主语连贯
9.1.4 结构紧密
9.1.5 形式一致
9.1.6 语义一致
9.1.7 就近一致
9.1.8 指代明确
9.1.9 主语统一
9.1.10 简短恰当
9.1.11 用词准确
9.2 英文标点符号
9.2.1 逗号
9.2.2 分号
9.2.3 冒号
9.2.4 破折号
9.2.5 连字符
9.2.6 圆括号
9.2.7 方括号
9.2.8 引号
9.2.9 斜线号
9.2.10 撇号
9.2.11 省略号
9.2.12 句号
9.2.13 问号
9.2.14 叹号
9.3 英文语言润色
9.4 中英文混用
9.4.1 中英文词语混用
9.4.2 中英文标点混用
9.4.3 对语言混用的认识
第10章 其他规范使用和表达
10.1 数字
10.1.1 数字规范使用的依据
10.1.2 数字形式的选用
10.1.2.1 阿拉伯数字的选用
10.1.2.2 汉字数字的选用
10.1.2.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选用
10.1.3 数字形式的使用
10.1.3.1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
10.1.3.2 汉字数字的使用
10.1.3.3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同时使用
10.1.4 罗马数字的使用
10.2 外文字母
10.2.1 字母类别
10.2.2 大写字母使用场合
10.2.3 小写字母使用场合
10.2.4 正体字母使用场合
10.2.5 斜体字母使用场合
10.2.6 字体类别
10.3 名词和名词性词语
10.3.1 术语
10.3.2 日期和时间
10.3.3 人名
10.3.4 机构名
10.3.5 缩略语
10.3.6 型号编号
10.4 计算机语言
10.5 创新性
10.6 法规性
10.6.1 政治性
10.6.2 法律性
10.6.3 保密性
第11章 常见语病
11.1 用词错误
11.1.1 词类词义错用
11.1.2 数词量词使用不当
11.1.3 代词使用不当
11.1.4 副词使用不当
11.1.5 介词使用不当
11.1.6 助词使用不当
11.1.7 连词使用不当
11.1.8 偏正词组使用不当
11.1.9 联合词组使用不当
11.2 成分残缺
11.2.1 主语残缺
11.2.2 谓语残缺
11.2.3 宾语残缺
11.2.4 定语残缺
11.2.5 状语残缺
11.2.6 补语残缺
11.3 成分冗余
11.3.1 主语冗余
11.3.2 谓语冗余
11.3.3 宾语冗余
11.3.4 定语冗余
11.3.5 状语冗余
11.3.6 补语冗余
11.4 搭配不当
11.4.1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11.4.2 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1.4.3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11.4.4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11.5 语序不当
11.5.1 主(宾)语位置不当
11.5.2 定语位置不当
11.5.3 状语位置不当
11.5.4 定语误用为状语
11.5.5 状语误用为定语
11.5.6 注释语位置不当
11.6 句式杂糅
11.6.1 混杂
11.6.2 粘连
11.7 详略失当
11.7.1 重复性冗余
11.7.2 非重复性冗余
11.7.3 苟简
11.8 复句错误
11.8.1 分句间意义不紧密
11.8.2 分句间结构关系混乱
11.8.3 关联词使用不当
11.9 歧义
11.10 标点不当
11.10.1 顿号
11.10.2 句号
11.10.3 逗号
11.10.4 分号
11.10.5 引号
11.10.6 冒号
11.10.7 括号
11.10.8 书名号
11.10.9 省略号
11.10.10 多种标点
11.10.11 标点配合
11.11 行文随意
参考文献
书评一
书评二
后记
封底
更多 ∨
全部书评
发表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
提 交
出版社相关图书
GCT语文考前辅导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程翔主编
Java与乐高机器人
清华大学出版社
郑剑春,魏晓晖著
PHP+MySQL开发实战
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开发技术联盟编著
NI myDAQ与中学创新实验
清华大学出版社
梁志成编著
Maya 2012中文版基础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云杰, 尚蕾编著
作者相关图书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
清华大学出版社
梁福军编著
确定